亚博体育 - 亚博体育官方网站 - 亚博 Yabo Sports 2024

Hi, 请登录

Rookie巅峰对决,哈登与60激战德国队分钟,逆转胜负难料!

大刀,向鬼子们的亚博体育官方网站头上砍去

枪炮,向鬼子们的 yabo 营垒射去

面对日军的侵略

我们的先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和平时期

我们不制造新的仇恨

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

有人说

和平时期

也不必向革命先辈学习

前几天还有家长

以写公开信的形式

反对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刘胡兰

看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任重道远

不能只停留在纪念日

今天东岳客

力推山东莒南的一个村子——

渊子崖

整村男女老少齐抗战

宁死不屈

令人佩服

且看《渊子崖:一个村庄的抗战》

渊子崖:一个村庄的抗战

徐锦庚

恕我孤陋寡闻。初闻渊子崖,直至去年初。

为搜集抗战史料,我赴成都大邑,造访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送我一本书:《国人到此低头致敬》,书中列有30个低头致敬地名,“莒南渊子崖保卫战遗址”赫然在目。

前些日子,我赴沂蒙山区采访。一位朋友说,你亚博体育该写写渊子崖。

我脑子里,立刻跳出那本书。

这是“中华抗日第一村”,堪与三元里相提并论。朋友说。

是否“第一村”,我无法求证,但“三元里抗英”,太熟悉了,小学课本就有。

能与三元里媲美,足见渊子崖不凡。于是,我慕名而往。

  一

西出莒南城,行十余公里,沭河东岸,有一村庄,便是渊子崖。

村北角,巍峨耸立一石塔,形六角,色紫红,高七级,上书“烈士纪念塔”,密密麻麻,刻满人名。数一数,242位。第三级东南角,有一缺口,格外显眼。

村里早市正酣,熙熙攘攘,须侧身而过。与村民聊起来,才知读错音。渊子崖,不读yuanziya,应念yanziyai,意为水边高地。相传早年有口深渊,故而得名。这一带,一马平川,所谓“崖”,土丘而已。

村内街宽巷直,布局整齐划一,乃30年前重建,难辨战时模样,惟村北林间菜畦,露出半截墙基,是老围墙遗址。

那场血战,发生在1941年,亲历者所剩无几。当年懵懂少年,如今已届耄耋,记忆零碎。不过,拼凑起来,画面依然完整,令人血脉贲张。

关于那天日期,后人众说纷纭:11月20日,12月19日,12月20日。我问老人,只记得农历,十一月初二。查了一下,公历12月19日。

冬闲的鲁南,大地醒得迟。那天早晨,太阳刚露头,渊子崖睡眼惺忪,空气清冷。早起的人,或去刘庄赶集,或往地里送粪。

忽然,传来几声枪响,平原无遮挡,又是早晨,格外凌厉。林崇洲爬上房顶,打起手罩。远处,一条蔽天黄虫,正朝渊子崖游来。

不一会儿,看清了,前面是马队,后面黄糊糊一片。“不像是炸集,像是过队伍。”林崇洲嘟嚷了一句,忽然醒悟,手捂成喇叭状,朝庄里发出警报:“不好,汉奸又来啦!”

整个村庄惊醒了。地上干活的,也急急回家。

相隔这么远,咋知是汉奸?原来,几天前,他们与汉奸有过节。

抗战时期,沭河两岸,是日伪与共产党的“拉锯区”。西岸的小梁家村,盘踞着伪军,百姓称其汉奸队,时常过河骚扰,要钱要粮,前些天又来摊派,索大洋1000块、白面800斤,还有鸡鱼肉酒。其他村不敢违抗,只有渊子崖说不。

渊子崖林姓居多,一个祖宗下来,繁衍数百年,已延续75世,形成九大支,1500多口人,习武成风,剽悍正直,人心齐,血性强。早年,一伙土匪打劫,村民捉住几个,铡去脑袋,毛贼闻风丧胆,再不敢送死。八路军挺进沂蒙后,渊子崖成了堡垒村,日伪视之眼中钉。

汉奸队长梁化轩恼羞成怒,带领150人马,兴师问罪。岂料,村民不吃这套,大声嘲笑:“要钱一文没有,要粮有绿豆黄豆!”操起土炮,震天动地一声响,打得汉奸屁滚尿流、丢鞋掉帽。

这会儿,见来了队伍,林崇洲估摸,准是汉奸来报复。

庄长林凡义,22岁,干练沉稳,听到惊呼,操起枪奔出门,挨家挨户吆喝。全村闻风而动,提鸟枪,扛土炮,拎铡刀,纷纷奔向围墙。

林庆顶今年83岁,当年才9岁。他清晰记得,那天早上,父亲林九杰赶集归来,撂下一包咸鱼,操起鸟枪,夺门而出。

  二

渊子崖东西长200米、南北宽300米,西望平原,东偎土岭,南临葫头沟,北依北大沟。为防匪患,1920年建起围墙,墙基由山石垒砌,墙体用粘土夯实,5米高,1米厚,有大小炮楼10座,墙角有瞭望孔,四面有门,夜晚关门加栓,西门是主道。

林凡义登上西围墙,副庄长林庆忠紧随其后。不一会,黄虫蠕近,离庄四五百米时,呜拉呜拉乱叫,沿田野四处散开,团团围住村庄,四周架起机枪,还有4门炮。大伙张目一望,黄压压一片,心里格登一下:哪是汉奸?尽是鬼子!

招“鬼”上门的,正是小梁家汉奸。这伙日军,有上千人,刚扫荡罢沂蒙山区,与八路军交过手,欲回新浦老巢,路过小梁家时,梁化轩乘机报复,谎称渊子崖有八路,领着日军,杀气腾腾而来。

大军压阵的凶险,乡亲们头一回见,有些惊慌。林凡义脱出一只袖子,往腰上一掖,提起鬼头刀,语调铿锵:“鬼子已把咱们包围了,没处逃,也没处躲。不打,鬼子也不会放过咱,与其等死,不如杀他个痛快。一命换一命,值!一人杀两个,赚!”

林庆忠两手叉腰,双目圆瞪:“咱渊子崖人有血性,有骨气,都是顶天立天爷们,生死关头,咱可不能当孬种!”

林凡义晃晃鬼头刀,又补了一句:“谁不上前边,俺就剁了谁!”

听了这话,乡亲们不乐意了,这个说:“凡义、庆忠,瞧你们说的,咱渊子崖人啥时怂过?”那个说:“放心,宁可站着死,决不躺着活。大伙儿听你们的,同鬼子拼了!亚博体育app

林凡义部署妥当,大伙儿四下散开,架枪支炮,装弹填药。武器五花八门:五子炮、生铁牛、鸟枪、大刀、长矛,还有铡刀、菜刀、铁锨、木棍等。

日军对村庄形成合围后,派梁化轩来劝降,说只要交出八路,奉上大洋粮食,可保全村无恙。

村里确有几个八路,是区中队队员,昨晚在村留宿,其中有副队长高秀兰。不过,除高秀兰有把盒子枪,其他人都没武器。

林凡义响亮回答:“你们来拿吧,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嗵,嗵!”日军开了十多炮。一炮落在林氏家庙,炸塌半边,大伙跺脚痛骂。两炮打在围墙上,好在土墙结实,只崩出小坑。

大伙摩拳擦掌,急着要开火,林凡义告诫:“先别打,等鬼子靠近再打,节省点弹药。”

三咋咋沉不住气,探头探脑。三咋咋是外号,本名林崇乐,排行老三,说话嗓门大,故而得名。

三咋咋探出头,吆喝道:“小鬼子,你们有胆就过来,来一个,死一个……”

话音未落,呯一声,三咋咋一头栽倒。此时,他的儿子刚4岁。接着,林清臣也被撂倒。

林庆忠连忙嘱咐:“都别露头,先憋着火!”

众人把亡者拖到一边,盖上草,抹把泪,重新端起枪。

东北角响起炮声。这里有段围墙,是新修的,墙矮体薄,鬼子想从这撕开口。

林凡义和林庆忠一招呼,数十人扛着家伙,跟着他俩直奔东北角,架起五子炮和生铁牛。

这五子炮,炮长及肩,重百余斤,带着“肚子”。这肚子叫炮孩,共有5个,事先填好铁砂火药,打一发换一个,换下的炮孩再填弹药,可连着用。一炮出去,黄豆粒般的铁砂散开,射程一二百米,威力巨大。一门五子炮,需5人伺候:一个看目标,一个调炮位,两个装火药,一个点火。这样的五子炮,村里有9门。

生铁牛不带肚子,只能单打,每打一炮,须往炮膛填弹药。

日军4炮齐轰,炮弹像一群群鸽子,扑扑落在围墙上,发出巨响,炸出几个窟窿。炮一停,大伙发一声喊,忙垒上石头。

炮停后,机枪像炒豆,子弹如蝗虫。接着,数十鬼子端着枪,猫着腰,下到沟底,往围墙摸来。

林凡义手一按,大伙伏下身,屏住气,放鬼子靠近。当只剩五六十米时,林凡义低吼一声:“点火,揍他个龟孙!”

“呼嗵!呼嗵!”五子炮、生铁牛连声怒吼,鬼子倒下一片,其余鬼子仓皇后撤。

林守荣这门炮,只有3人:他是炮手,他爹林崇祥装火药,林凡章点火,还有一个小尾巴——6岁的儿子祥自胆忒大,趴在墙缝数数。每放一炮,都有三四个鬼子倒下。

“上阵父子兵哩!”说起这段历史,80岁的林祥自朝我亮亮大拇指,一脸得意。

日军不甘心,再次进攻,这回学乖了,队形散开。大伙放鬼子更近,直到看清眉毛鼻子,才给土炮点火,鸟枪齐射,又撂倒一片。鬼子落荒而逃。村民们一边欢呼,一边大声嘲笑。

日军很狡猾,听枪炮声,不像钢枪,察看伤口,尽是铁砂,知道不是正规军,恼羞成怒,四面齐攻,先炮轰,后机枪扫,再组织冲锋。

村民有了经验,炮响时,四下散开,躲避炮火,炮一停,迅速就位,待鬼子逼近后,居高临下,一枪一枪收拾。有几个鬼子窜到墙根下,大伙用枪够不着,就抱起石头砸,鬼子哭爹喊娘,抱头鼠窜。阵前,丢下几十具尸体。

  三

不知不觉,太阳移到头顶。激战间隙,大伙才想起,自早上睁开眼,还空着腹呢。冬闲时,很多庄户一日吃两餐。照往常,这会儿,该是剔着牙,串门唠嗑。

这一上午,女人们变化很大。开始,拉着孩子躲藏,因为惦记男人,到前边探望,渐渐胆大,帮着搬运弹药,护理伤员,料理逝者,一刻未闲。见已晌午,掸掸衣襟回家,生火做饭。不一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飘来阵阵油香,与硝烟味掺到一起。

几袋烟工夫,婆娘和孩子们来了,端着烙饼,提着瓦罐,拎着大葱,份量足足的,让大伙分享。林九兰的女人还拎来一坛酒。林九兰眉开眼笑,也不用碗,举起坛,仰起脖,咕咚咕咚,饮罢一抹嘴,递给旁人:“喝!喝他个痛快,过会好杀鬼子!”大伙接过坛子,轮番畅饮。

林氏排行“秉九崇(庆)凡(守)祥”,九兰30出头,长凡义两辈。凡义身材中等,明眸皓齿,像个白面书生。九兰却膀大腰圆,怒发虬须,像个猛张飞,一顿能喝1斤白干。

日军冲锋时断时续,大伙耐着性子周旋。为了消耗鬼子子弹,有人想出妙招,用棍子支起帽子,一会在这露头,一会在那冒顶,回回招来枪声。

五子炮、生铁牛虽猛,奈何弹药有限,眼看就要耗净。林庆忠急了,扯了一嗓子:“婆娘们,快回家找铁家伙,有啥拿啥!”

女人们拔脚往家跑。这些女人们,平时紧抠门儿,饭粒掉地上,也会撮起塞嘴里,这会儿却慷慨大方,扛铁耙,背铁犁,顶铁锅,飞也似奔来。

大伙砸碎耙齿、铁犁、铁锅,与火药混在一起。这些土弹药,杀伤力比铁砂更大,鬼子只要沾上,非死即伤。铁器用完后,大伙又装进小石子,威力虽不如铁器,也够鬼子受的。

太阳渐渐西斜。日军几番冲锋,连连受挫,遂改变战术,集中炮火,猛轰东北角,高秀兰被炸死,墙体多处坍塌,露出个大豁口,想堵已堵不上。

 Rookie巅峰对决,哈登与60激战德国队分钟,逆转胜负难料!

炮声停后,日军朝豁口冲来。林九兰痛失哥、侄,眦睚欲裂,操起铡刀,几个虎步,跃到豁口边。林崇林也操一把铡刀,奔到另一边。

这时,一伙鬼子端着三八大盖,冲进豁口。一个鬼子刚伸出头,林九兰纵身跃出,一声怒吼,手起刀落,血光飞溅,鬼子身首分离。林九兰飞起一脚,踢皮球般,将人头踢出豁口。第二个鬼子煞不住脚,险些撞上林九兰。林九兰嗨一声,拦腰一扫,鬼子断成两截。

林崇林也跳将出来,挥起铡刀猛砍。

林九兰愈战愈勇,一边高声咒骂,一边左砍右削,不一会,脚下就横尸7具,他也成了血人,累得舌头耷拉出来,铡刀染成红色,刀锋成了锯齿。他的神勇,吓得鬼子目瞪口呆,招架不住,败退出豁口。

豁口失守后,林九兰转战到东炮楼,与林九先用石头瓦片掷敌。鬼子冲进炮楼,他俩急中生智,推倒一段摇摇欲坠的楼墙,砸死几个鬼子,乘机飞身跳下楼,抡起大刀片与鬼子拼杀,终因耗尽体力,双双阵亡。林九兰胸膛连中两刀,血往外喷,依然双目圆睁,骂不绝口,鬼子又在他头上、嘴上一顿乱刺。

时隔不久,林九兰的父亲、60多岁的林秉铎,也被鬼子一枪揭去脑袋。

  四

激战持续9个小时,下午5时许,东北角失守,鬼子从豁口蜂拥而入。村民们勇敢迎上去,挥舞砍刀、长矛、铁锹,甚至镐把、扁担,一阵猛砍猛砸,鬼子猝不及防,狼狈招架。

激战中,林端五挥起铡刀,劈倒一个鬼子,不幸被另一鬼子射中。其父林九宣见状,大喝一声,挺起长矛,奋力刺死开枪的鬼子。旁边的鬼子慌了,朝林九宣开了两枪。林凡义奔过来,一刀劈了鬼子。林九宣拼尽力气喊道:“凡义,拼到底,报仇!”倒在儿子身边。

林秉标有5儿,个个英武,全家十多口,人人奋起反抗。三儿林九乾,砍翻一个鬼子后,身中数弹。林凡义正欲扶,鬼子刺刀已到脑门,命在旦夕。九乾妻子挥起镢头,砸中鬼子后脑,鬼子哼一声,栽倒在地,林凡义逃过一劫。九乾妻子扔掉镢头,抱起男人,号啕大哭。

林秉标闻声赶来,看到血泊中的儿子,心如刀剜,老泪纵横,拿起一捆草,轻轻盖在儿子身上,对儿媳说:“孩子,现今不是流泪的时候,站起来和鬼子拼到底!”说罢,扛起门板,去堵豁口。

九乾妻子抹一把泪,毅然起身,紧随公公而去,两人再也没有回家。

87岁的林崇兴,当年13岁,是林秉铎孙子、林九兰侄儿,掰着手指告诉我,林秉铎和林秉标是堂兄弟,同住在东北角小圩子里,这一仗,两家共献上13条性命:爷爷林秉铎一门四英烈;堂爷爷林秉标一家更惨,死了9口,最小的重孙不满周岁。

日军万万没想到,一群泥腿子,连土八路也算不上,竟然如此顽强,打得他们狼狈不堪,遂不顾颜面,向上司请求增援,一门重炮很快来到。

日军一见援军,来了精神。一时间,大小炮一齐开火,东北角成为废墟。村民们抵挡不住,日军乘乱冲进村里,先用机枪扫射,再逐街逐巷追杀,见人就刺,见房就烧。

这场贴身肉搏,力量相差悬殊:一方年轻力壮,荷枪实弹;一方多为老弱妇孺,手无寸铁,青壮年既要舍命拼杀,又要保护老小,力不从心。

然而,整个渊子崖村,没人畏惧退缩!手无寸铁的村民,顺手抓起农具,笊钩、铁锨、镢头、洋镐、门栓、锹把、扁担,都成杀敌利器,一见鬼子就抡。

王彦治凭一把鬼头刀,连杀3个鬼子,又用拳头打倒一个,夺了鬼子的枪。后来,他被日军包围,无法脱身,果断拉响腰间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

3个鬼子冲进西炮楼,炮手林庆海抓起火绳,往火药罐一扔,轰地一声,炮楼火光冲天,林庆海和仨鬼子皆成火人。他高喊一声:“快来杀鬼子!”林凡义、林庆会、林崇松火速奔来,杀死仨鬼子。林庆海因烧伤过重牺牲,林崇松也在砍死一个鬼子后,中弹倒下。

 Rookie巅峰对决,哈登与60激战德国队分钟,逆转胜负难料!

林崇洲被弹片划破肚皮,肠子流了出来,他把肠子塞回肚里,破布一扎,坚持战斗。后撤时,林凡义和林庆会架着他走。

路过东围墙炮楼时,林守森、林崇福等人正在打枪。林守森是林崇洲儿子,林凡义忙喊:“守森,你大大肚皮被炸破了。”

此时,围墙外,鬼子正在冲锋。生死关头,林守森顾不了许多,头也没回,应了一句:“鬼子上来了,你先把他弄一边去。”

林凡义和林庆会架着林崇洲,到一个柴园,让他歇着。林崇洲怎么也不肯:“咱们的房屋在着火,乡亲们在遭难,我宁愿拼死,也不能躺在这!”说着,昏迷过去。林凡义留下林庆会照顾,自己飞身离去。

天近黄昏时,东南方向,鬼子后面忽然响起枪声。林守森仔细一瞧,一支队伍正朝这边奔来。他兴奋喊道:“八路军来啦,八路军来啦!”

可是,林守森的高兴劲还没过去,就惊见鬼子骑兵迎上去,双方交火后,那支队伍全部阵亡。鬼子掉过头来,继续进攻村庄。

  五

弹尽粮绝,坚守无望,围墙上的人只好撤下。林守森躲进林守业家的柴园,却见满园鬼子,正在杀人放火。一个鬼子扭头看到他,端着刺刀扑来。他钻进一个地瓜窖,鬼子朝窖里放了几枪,又一阵乱刺,幸亏他躲闪得快,没有负伤,屏住气不吭声,瞒过了鬼子。

这地窖,帮了渊子崖大忙。家家户户都有地窖,鬼子攻进村后,一些村民抵抗不过,就躲进地窖。若没这地窖,恐怕要遭灭村!

远处,传来劈劈啪啪火烧声,还有断断续续的怒骂声、惨叫声。他依稀听到林庆会嗓音,因为林庆会口吃,容易辨识。

怒骂声、惨叫声渐渐平息,一股浓烟飘来,夹杂着烤肉恶臭味,林守森的心一阵紧缩。他清楚,这是鬼子在烧人!

夜深人静,林守森判断鬼子已走,这才悄悄钻出。他惦记着负伤的老父。可是,黑灯瞎火,到哪去找?

林守森哪里知道,就在他藏身地窖时,他的老父和林庆会正在遭受劫难!

原来,林庆会和林崇洲藏身的地方,恰巧也是林守业柴园。柴园藏着不少人,鬼子发觉后,堵住园门,见一个杀一个,还点着草垛,把人往火堆里扔。林庆会知道没有活路,举起长矛,刺死了一个鬼子。几个鬼子一拥而上,抓住林庆会。林庆会拼命挣扎,咬断鬼子一根手指。林崇洲忍住巨痛,抡起镢头砸向日军,因失血过多昏倒。鬼子将他俩抛进火堆。林庆会从火堆里跳出来,嘴里破口大骂。鬼子朝他身上乱刺,再往火堆抛。可怜两人,都被活活烧死!

林支华只有十几岁,被鬼子抛进火堆后,挣扎着爬出来,又被推进火里,一连数次,眼被烧瞎,身上的肉直往下掉,惨叫不已,直到烧死。鬼子兽性大发,发出阵阵狂笑。仅在这个柴园,就有30多人被烧死杀死。

两军交战,大凡老弱妇孺,只有引颈受戮的份。不过,出乎日军意料的是,渊子崖老弱妇孺,在经历最初的慌张、恐惧后,变得异常坚强,置生死于度外。

林九兰母亲性子刚烈,亲人接连阵亡后,她硬撑着给前方烧水,听说鬼子攻进庄,她两眼喷火,扔下烧火棍,左手拿菜刀,右手提铡刀,飞也似奔出门,迎着鬼子就是一菜刀,砍得鬼子脑浆四溅,接着又挥起铡刀,剁下一个鬼子脑袋。

十二三岁的林庆选,跟着大人搬石头堵缺口,一个鬼子端着刺刀刺他,他将石头砸向鬼子,无奈身单力薄,石头砸空。赤手空拳的孩子,竟徒手夺刃,双手紧紧攥住刺刀不放,鬼子往回抽,他双手顿时鲜血淋漓,骨头都露了出来,仍不肯松手。鬼子愣了一下,猛一使劲,一刀扎进他胸膛。

林九臣的老伴姓王,是个小脚,心慈胆小,吃斋念佛,连杀鸡也不敢看。听到鬼子炮声,她吓得两腿筛糠,不让老伴出门。林九臣一把甩开她,呵斥道:“俺是个大老爷们,鬼子刀架到俺脖子上了,俺如果蹶腚躲起来,还不被人臊死?”操起家伙奔向围墙。

围墙失守后,林九臣被鬼子杀死。王大娘闻知噩耗,痛哭一场后,攥起一把菜刀,冲到巷口,正巧遇到林凡义。林凡义拦住她,她说:“孩子他爹死了,房子也烧了,我横竖是死,要给他爹报仇!”

这时,3个鬼子追着林清杰过来,林凡义拉王大娘闪进院里。鬼子刚过门口,王大娘奔出来,举起菜刀,从后面砍死一个鬼子,另两个鬼子回头一看,见是个疯婆子,一齐将她刺倒。林凡义和林清杰乘机上前,奋力杀死俩鬼子。附近的鬼子赶来,开枪打死林清杰。

林凡义机智躲过,翻墙而去,跑到西小巷,遇到林清义、林九星等十多个老人,正合力与鬼子拼杀。这些老人都会武功,一伙鬼子被杀得只剩一人,林凡义奔过去,一刀劈倒鬼子。老人们说:“凡义你放心,咱死了也不给渊子崖丢脸!”

林凡义离开后,这些老人又与数个鬼子肉搏,多数老人战死,剩余的被鬼子逮住后,鬼子逼他们投降,他们厉声痛骂。鬼子将他们挑死,抛进大粪池,又泼上汽油烧。当林凡义带着村民来增援时,林九星正从尸堆里往外爬,皮肤被烧焦,痛得直哆嗦,他对林凡义说:“咱没给渊子崖丢脸!”说完咽了气。

大街小巷,贴身肉搏的场面处处可见:有夫妻并肩,有父子协力,有母女同上,喊杀声、咒骂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小小渊子崖,天昏地暗,鬼哭神泣。

  六

毕竟力量悬殊,村民渐渐不支,一些人落入虎口,日军疯狂报复。

村外西南角,有个大粪汪。鬼子将20多人押解到此,一阵扫射,踢入粪汪。林凡秀和弟弟林凡章也在此列。林凡秀命大,子弹从后背射进,又从前胸穿出,跌入粪汪后,头往上翘了一下,鬼子发现后,抱起石头砸,幸亏石头砸偏,加上天色已晚,未被鬼子察觉,捡回条命。

村南的葫头沟,有个深渊,叫石窝口。鬼子把十几个村民赶到渊边,排成队,挨个用刺刀捅,再踹到深渊里,河水很快成了血水。村民一边怒骂,一边奋力反抗,跑脱了一人。林崇都被连刺7刀,因系着厚腰围子,扎得不深,被踹到水里后,鬼子见他嘴边冒出水泡,知道他没死,又抱起石头砸他耳门。他在水中浸了半天,侥幸逃得性命,却落下终身残疾。

林九兰的六弟林九席,也是受害者之一,胸前、腰上、后背、脖子被刺4刀,幸亏未剌中要害。鬼子走后,他苏醒过来,自己爬上了岸。

林九席依然健在。果然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老人今年103周岁,是全村最长寿者,已五代同堂,由72岁的长子林崇金照顾,只是完全失聪,无法交谈,我提问时,他笑笑不语,皆由儿子代答,神态宁静安祥,身上的刀疤,历经岁月消融,居然辨不出痕迹。

天黑时,村外响起激烈枪声,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大部队赶到。日军怕夜间作战吃亏,边放冷枪冷炮,边朝东南方向撤去。临走时,绑起剩下的十多个村民,再用粗麻绳串着,逼他们带路。走到板泉东边的土龙头村时,王康德、林富忠乘鬼子吃晚饭,挣脱绳子翻墙逃走,鬼子大怒,把剩下人赶进一个园里,一口气刺死12人。王言平被刺后没断气,鬼子又猛踩两脚,踩得肚肠顺着刀口挤出,直到死去。16岁的王言智排在最后,前胸被刺3刀,大概是鬼子杀累了,刺得不算深。王言智昏死过去,夜里醒来时,鬼子已离开,他挣脱绳索,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经抢救才保住性命,后来当了八路军,被评为三等甲级残废。

这一夜,渊子崖火光冲天,映红半个天空,3条街被烧得精光,九成房屋被焚,多达883间。

此时,已接近年关,本该欢乐祥和,却家家举孝、户户哭声。

可恨的是,次日凌晨,乡亲们还沉浸在悲愤之中,小梁家的汉奸队竟趁火打劫,抢走牲口和粮食,还抓走30多个青壮年,乡亲们对汉奸恨之入骨。

后来,八路军逮住梁化轩,押赴渊子崖执行枪决。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乡亲们涌上来,朝他吐口水、扔石头,恨不得生啖其肉。

这场浩劫,渊子崖损失惨重。去年12月,山东省档案局与临沂市档案局同步公布“渊子崖血案”档案:渊子崖自卫队员和男女村民被敌军杀害145人,伤400余人;毙伤日伪军154人。

《临沂地区志》和《莒南县志》的说法是:全村死亡147人。

渊子崖村的说法是:全村死亡144人,另有3个外村人,赶集路过时进村避难。

林守森在东炮楼看到的那支队伍,是中共板泉区区长冯干三率领的,有区指导员刘新一、宣传部长徐坦、宣传委员赵同,还有40多名八路军和区中队官兵。在与日军骑兵的激战中,这支队伍寡不敌众,除徐坦外全部阵亡。冯干三的头部和胸腹部都被刺刀戳穿,全身血肉模糊。徐坦身负9处枪伤,被发现时已奄奄一息,经抢救脱险。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战斗结束,藏在林庆本家3间屋子的八路军军粮,完好无损,颗粒未少。

  七

采访结束后,我再次拜谒烈士塔,恰遇凄风冷雨,仿佛天公垂泪。此塔建于1944年,中共沭水县政府所立,县参议会的题词,道出人们心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

我很好奇,塔角咋会有缺口呢?村民说了段往事:1947年,国民党74师路过此地,欲毁此塔,奈何石塔坚固,仅推倒塔基围栏,难撼塔身,一个军官气急败坏,向塔身开了一枪,崩掉一小块石片。

  

我纳闷:这是抗日纪念塔,国民党军为何嫉恨?仔细一想,莫非是蒋军内战失利,见到共产党建的塔,不分青红皂白,借机迁怒泄愤?果如此,就不单是留下个缺口,还留下个笑柄。

塔身上刻的242名死难者,有渊子崖村民,有冯干三、刘新一等八路军官兵,还有邻村群众。

林崇乐的孙子、村支书林祥华告诉我:虽然全村死伤惨烈,却无一人是烈士,无一家是烈属,没有抚恤金,没有优抚待遇,因战致残的老人,与普通村民一样,仅享受五保。

“同样是打鬼子,老百姓为什么不能评烈士、不能享受优抚待遇?”林祥华不解。

我无言以对。

塔上的英名凄神寒骨,抚摸着他们,我想起村民说的故事:自那场激战后,鬼子再也没来骚扰过,也不再向渊子崖要粮,每次路过都绕道而行,有的一见渊子崖就立定敬礼,有的还边走边向村民敬礼。

这符合倭人秉性:欺软怕硬。被人扔了两颗原子弹,本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却认贼作父,甘心为奴。

国难当头时,假如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或许就不会有东北沦陷,不会有南京屠城,不会有国破家亡,也不会有八年抗战。

国力强盛时,同样需要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因为,强敌环伺,外患犹存。

一个人缺钙,会得软骨病;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血性,轻则受奴役,重则被灭亡。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莫忘渊子崖!

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第二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7个英雄群体中,“渊子崖抗日楷模村村民”赫然在列,且是唯一的农民群体。

原载于2015年第9期《山东文学》

  摘自和东岳客(ID:rmrbssd)

相关推荐

评论 14

  • 昵称 (必填)
  • 邮箱
  • 网址
  1. 我无法求证,但“三元里抗英”,太熟悉了,小学课本就有。能与三元里媲美,足见渊子崖不凡。于是,我慕名而往。  一西出莒南城,行十余公里,沭河东岸,有一村庄,便是渊子崖。村北角,巍峨耸立一石塔,形六角,色紫红,高七级,上书“烈士纪念塔”,密密麻麻,刻满人名。数一

    李四 2024-11-28 17:38:35 回复
  1. ,跃到豁口边。林崇林也操一把铡刀,奔到另一边。这时,一伙鬼子端着三八大盖,冲进豁口。一个鬼子刚伸出头,林九兰纵身跃出,一声怒吼,手起刀落,血光飞溅,鬼子身首分离。林九兰飞起一脚,踢皮球般,将人头踢出豁口。第二个鬼子煞不住脚,险些撞上林九兰。林九兰嗨一声,拦腰一扫,鬼子断成两截。林崇林也跳将出来,挥

    王五 2025-02-14 22:51:48 回复
  1. 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或许就不会有东北沦陷,不会有南京屠城,不会有国破家亡,也不会有八年抗战。国力强盛时,同样需要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因为,强敌环伺,外患犹存。一个人缺钙,会得软骨病;一个民族,如果缺乏血性,轻

    王五 2025-02-25 15:12:51 回复
  1. 向村民敬礼。这符合倭人秉性:欺软怕硬。被人扔了两颗原子弹,本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却认贼作父,甘心为奴。国难当头时,假如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或许就不会有东北沦陷,不会有南京屠城,不会有国破家亡,也不会有八年抗战。国力强盛时,同样需要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因为,强敌环伺,外患犹存。一

    李四 2024-11-25 13:38:41 回复
  1. 敬礼。这符合倭人秉性:欺软怕硬。被人扔了两颗原子弹,本是血海深仇、不共戴天,却认贼作父,甘心为奴。国难当头时,假如多几个渊子崖,多一些血性男儿,或许就不会有东北沦陷,不会有南京屠城,不会有国破家亡,也不会有八年抗战。国力强盛时

    李四 2024-11-29 05:54:23 回复
  1. 火,炮一停,迅速就位,待鬼子逼近后,居高临下,一枪一枪收拾。有几个鬼子窜到墙根下,大伙用枪够不着,就抱起石头砸,鬼子哭爹喊娘,抱头鼠窜。阵前,丢下几十具尸体。  三不知不觉,太阳

    张三 2025-03-14 00:37:31 回复
  1. 鬼子又在他头上、嘴上一顿乱刺。时隔不久,林九兰的父亲、60多岁的林秉铎,也被鬼子一枪揭去脑袋。  四激战持续9个小时,下午5时许,东北角失守,鬼子从豁口蜂拥而入。村民们勇敢

    张三 2024-11-16 21:53:36 回复
  1. 候:一个看目标,一个调炮位,两个装火药,一个点火。这样的五子炮,村里有9门。生铁牛不带肚子,只能单打,每打一炮,须往炮膛填弹药。日军4炮齐轰,炮弹像一群群鸽子,扑扑落在围墙上,发出巨响,炸出几个窟窿。炮一停,大伙发一声喊,忙垒上石头。

    张三 2024-12-10 06:05:59 回复
  1. 轰,炮弹像一群群鸽子,扑扑落在围墙上,发出巨响,炸出几个窟窿。炮一停,大伙发一声喊,忙垒上石头。炮停后,机枪像炒豆,子弹如蝗虫。接着,数十鬼子端着枪,猫着腰,下到沟底,往围墙摸来。林凡义手一按,大伙伏下身,屏住气,放鬼子靠近。当只剩五六十米

    王五 2024-11-22 03:07:24 回复
  1. 义你放心,咱死了也不给渊子崖丢脸!”林凡义离开后,这些老人又与数个鬼子肉搏,多数老人战死,剩余的被鬼子逮住后,鬼子逼他们投降,他们厉声痛骂。鬼子将他们挑死,抛进大粪池,又泼

    张三 2024-12-09 17:05:19 回复
  1. 场血战,发生在1941年,亲历者所剩无几。当年懵懂少年,如今已届耄耋,记忆零碎。不过,拼凑起来,画面依然完整,令人血脉贲张。关于那天日期,后人众说纷纭:11月20日,12月19日,12月20日。我问老人,只记得农历,十一月初二。查

    张三 2025-02-05 19:15:51 回复
  1. 果缺乏血性,轻则受奴役,重则被灭亡。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莫忘渊子崖!令人欣慰的是,2015年8月24日,民政部公布第二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7个英雄群体中,“渊子崖抗日楷模村村民”赫然在列,且是唯一的农民群体。原载于2015年第9期《山

    张三 2024-10-08 01:00:53 回复
  1. yanziyai,意为水边高地。相传早年有口深渊,故而得名。这一带,一马平川,所谓“崖”,土丘而已。村内街宽巷直,布局整齐划一,乃30年前重建,难辨战时模样,惟村北林间菜畦,露出半截墙基,是老围墙遗址。那场血战,发生在1941年,亲历者所剩无几。当年懵懂少年,如今已届耄耋,记忆零碎。不过,拼凑

    王五 2025-05-18 13:56:35 回复
  1. 扎着爬出来,又被推进火里,一连数次,眼被烧瞎,身上的肉直往下掉,惨叫不已,直到烧死。鬼子兽性大发,发出阵阵狂笑。仅在这个柴园,就有30多人被烧死杀死。两军交战,大凡老弱妇孺,只有引颈受戮的份。不过,出乎

    李四 2025-05-28 00:38:19 回复